2018年4月13日,基建处组织全体员工集中学习学校机关党委下达的四月份学习任务,就《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展开深入学习讨论。在大家交流如何坚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时,刘桂阶处长针对前几天被披露的荆楚理工学院校园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原处长陈祖清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的案例再次强调了廉洁自律的对于基建事业的重要意义,适时敲响防线警钟,教育引导大家一定要坚守谋事创业底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不越法律法规红线,以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基建事业健康繁荣发展,维护学校文明校园的光荣称号。
刘桂阶处长在学习讨论中一直强调,基建处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必须筑牢两道防线,一是思想道德防线,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固本守节。二是法律法规红线,无论如何触动不得,否则不仅个人身败名裂,单位、家庭也都要受到伤害。“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要学会知足常乐,不浮躁、不攀比、不抱侥幸心理。近几年来,随着教育领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学校基建项目也与日俱增,各地院校的新建、扩建项目比比皆是,投资的金额数量也是屡创新高,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然而,各地院校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在基建领域被查处的人员却越来越多,这几年发生在湖北高校的涉及基建领域的腐败案也时有发生。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多,部门领导干部处在高危岗位,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工作中的各种红线,自觉不踩不越,经得住权力、金钱、名利的考验。
事实上,长期以来,基建处一直在反复狠抓廉政自律教育,下大气力健全内控制度,用科学的制度保障廉洁,强化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意识,把反腐倡廉作为单位生存的重中之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保障廉洁从政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基建处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完整的岗位责任制、治理制度和廉政责任制度,每名员工每年都要亲手写下廉政责任书,用这样的形式触动灵魂,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促使各级人员形成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杜绝“吃、拿、卡、要”等丑陋恶习。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改进各类规章制度,废除那些不合时宜的土政策,土办法,确保规章制度的科学高效。强化基建处集体意识,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着真关心、真爱护的真心相互之间多提醒、早提醒,把腐败的苗头扼杀在胚胎状。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经过这些年坚持不懈的狠抓廉政防线建设,廉洁自律的阳光已经洒进了基建处全体员工的心里,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守住了底线,经住了诱惑。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处员工将继续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醒、防微杜渐,坚决扫除违法犯罪风险,同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为学校 “双一流”建设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