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师生手拉手,共话校友情——合作办支部牵手学生支部开展特色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18-05-25

5月22日,合作办党支部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研究生新闻学党支部前往75届英语系夏志铁校友及其弟弟夏志钢创办的武汉壶语堂博物馆进行主题为“师生手拉手 共话校友情”的特色党日活动。

武汉壶语堂博物馆是湖北省文化厅和武汉市文化局批准建立的武汉首批私人博物馆。它秉承着公益、服务的宗旨,向公众展示中国各个时期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介绍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部分红色文化渊源,以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该博物馆也在2016年被授予华中师范大学专业实习基地。

活动伊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大家在校友的带领下进行学习考察,开展交流座谈会。在座谈会中,夏志铁兄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向走访一行介绍了壶语堂博物馆的概况,同时希望母校师生可以充分利用好博物馆这一专业实习基地。

王志彬代表两个支部对两位夏馆长提供走访机会以及精心的安排表示感谢。他表示,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两位夏馆长用自己的力量奉献出一座座博物馆,为人类文明和国家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表示,此地作为缔造和培育红四方面军革命渊源的地方,这次支部活动能够在这里和革命先烈近距离接触,接受到革命文化的教育,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感谢两位夏馆长把这么好的红色革命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起来。

王志彬还指出,教育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立德树人,缔造英才。两位夏馆长建立这样一个伟业,是华师人为服务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具体体现。他对两位馆长用毕生心血建立博物馆表示钦佩,他们的奋斗精神不仅体现了华师办学的宗旨,也体现了华师育人的成就 。最后,王志彬对二位馆长弘扬革命文化的精神再次表示致敬。

学生支部陈晨同学表示,此次跟随合作办教工党支部的各位老师参观学习,不仅收获到很多知识,更让我们学生感受到身为华师人的自豪。正如王志彬主任所说,“博物馆是文化的积淀”,校友能够凝聚自身力量建成这所博物馆是非常不易的,正因不易所以珍贵,也正因不易所以自豪。校友对华师师生的亲切接待、热情讲解;老师们对校友的敬重、对知识地不断追求,这些都深深感染着我们。身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在此次活动中感触颇深,希望未来可以像夏志铁校友一样践行华师精神,为社会做贡献,为学校做贡献,争做优秀华师人,传承华师精神。

此次特色党日活动,是合作办党支部结合部门实际,联络校友资源的具体体现,也是合作办支部关心在校学生,主动承担起搭建校友与在校生沟通交流平台的重任。通过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携手走访校友企业,共话母校情深,大家都深入感受到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使在校生接受到校友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在校生感恩母校的情怀,进一步密切了学校与校友的联系,形成了校友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

夏志铁是我校75届英语系校友,曾在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公司湖北公司任职。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曾向学校捐赠了中原大学校友王育民读书时期的入团志愿书和毕业后在铁道部汉口工委会工作期间的入党志愿书,以及1949年中原大学盖有校长潘梓年印章的毕业证书。这些物件是我校沿革中原大学的珍贵遗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